个人业务

公司业务
尊敬的客户: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AI换脸等深度合成技术已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却也被不法分子利用,催生出诸多违法犯罪行为。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手机网络给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种种安全保密隐患。
现将AI换脸诈骗及二维码诈骗的常用套路总结如下,请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辨别、牢记防骗技巧,谨防上当。
一、AI换脸诈骗常用套路:
1、利用开源的AI工具,通过短短几分钟就能利用真人视频轻松生成以假乱真的换脸视频;
2、换脸视频甚至支持“情绪调节”要求。
3、AI换脸技术在采集大量不同角度的照片后进行模型训练还可以实现静态照片的活化,并能在即时视频通信中实现实时换脸。
二、AI防骗小妙招:
1、利多留心多注意“瑕疵”
AI生成的内容并非无懈可击,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瑕疵。例如,AI语音往往带有机械尾音,在重音停连方面语气不够自然;AI换脸视频中的眨眼频率固定,嘴角肌肉运动可能不自然等。
2、多种方式验证“真伪”
让对方用手指或其他遮挡物在脸前晃动,如画面出现类似果冻效应或者扭曲,那对方很可能正在使用AI换脸技术。询问对方一些私密的问题,如生日、电话、喜好等,来确认对方的身份。凡是涉及转账、借钱等经济往来的,为安全起见,可要求对方线下见面。
3、保护个人隐私
AI诈骗是隐私信息泄露与诈骗陷阱的结合。要加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不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不过度公开或分享动图、视频。
三、扫描不明二维码诈骗常用套路:
1、扫码注册赠送礼品
不法分子利用快递中附赠礼品券或现场赠送礼品等方式,吸引人们扫码注册。
2、交通罚单扫码缴款
私家车被贴上了有微信支付二维码的“违法停车告知单”,而这种以扫描二维码方式支付违法停车罚款的形式,多数是新型电信诈骗手段。
3、扫码进群享受优惠
不法分子通过直播等手段,利用各种优惠信息,吸引消费者扫码入群,并诱导其参与简单任务,逐步建立信任。当消费者尝到甜头并放松警惕后,通过享受更多优惠,诱导受害人下载特定App或进行私下转账,最终实施诈骗。
4、业务App扫码安装
在街头或者网络,有人会以各种借口让扫二维码,声称是业务App安装链接,这些二维码可能是用来窃取个人信息的工具,一旦扫描,手机或被植入恶意软件,导致隐私泄露或财产损失。
5、扫码骑行暗藏玄机
共享单车企业为了便于用户骑行,纷纷开通了免押金骑行并支持从微信、支付宝直接扫码使用,不过这也让诈骗中的支付流程变得更简单、更不易察觉,用户被骗的可能性变得更高。而不法分子通过设置虚假二维码进行诈骗,用户扫码后看似安装了租车软件,实则或被植入木马,或掉入山寨App陷阱。
四、防范二维码电诈技巧:
1、提高警惕,不随意扫描陌生二维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要随意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尤其是在公共场所、社交平台上看到的二维码,更要谨慎对待。如果不确定二维码的安全性,最好不要扫描。
2、确认二维码的来源
在扫描二维码之前,要确认二维码的来源是否可靠。如果是商家提供的二维码,要确认商家的信誉度和合法性。如果是客服人员提供的二维码,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客服人员的身份后再进行扫描。
3、注意支付安全
在进行支付时,要选择正规的支付渠道,不要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进行支付。如果必须使用二维码支付,要确认支付页面的网址是否正确,避免进入钓鱼网站。
4、安装杀毒软件
为了保护手机和个人信息的安全,我们可以安装杀毒软件。杀毒软件可以及时发现和清除手机中的病毒和恶意软件,防止二维码诈骗。
摘自:杭州网警、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二〇二五年四月二十九日